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[小品] 大學金三角之愛情篇

來源:全文轉錄自雲林學界崇修堂高中部 2011.09

大家好~
上次有答應說要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愛情的事情...
後學想,五專時常聽大學生活金三角(課業、社團、愛情)其實都有討論的必要,因為這對於大多數而言都是成長中的難題。
但問題困難不是因為它真的太難,而是心中少了一個能完善處理問題的信念。
所以自從立德班後開始接觸相關書籍,希望能對大家和自己遇到這些問題時有所幫助。

大學金三角之愛情篇
何謂愛?
就字義來說,愛是由「心」、「受」所組成,在付出與感受中也滋潤了我們的生命。
廣義來說:愛是無私的奉獻,沒有條件,不求回報,不分對象。
因感受到親人、同胞、萬事萬物的愛,如此知足,如此感恩,所以願大家都能感受到這種喜悅與幸福。
此種愛又叫「大」愛,廣大無邊,與心願共成長。
狹義來說:愛是自私的互相擁有,不容虛偽,必須專一,只限戀人或夫妻。
因感受到對方真誠的情意,與自心的相契,甘願為對方付出一切,願意敞開心房,因對方快樂而快樂、因對方傷心而傷心,因雙方同心而同感幸福。
此種愛又叫愛「情」,隨情緒起伏,因珍惜而美好。
因大愛在大愛頻道或是道場都能學到,所以此篇專論愛情......以補各位同學對此新課題了解之不足。但稍會提到大愛所包含的美德,因為愛情仍在大愛的範圍內。

如何看待愛情這件事?
愛情之中,人各有志。
叔本華說:「戀愛是結婚的過程,結婚是戀愛的目的。」
蘇東坡大仙說:「借問柔情美,非寄情字終不悔,道人不孤真心推,閒臥鳴琴奏心扉。」
但無論您是志在結婚或單身,都必須能了解自己、疏導自己的念頭和慾望。
如果是有對象了,就要記得不要犯到邪淫(夫妻之外的不正常關係),有感情就要放在對的人身上,寄情於一人。
如果現在單身,就要記得腦袋不要一直想著男女之事,要懂得調養身心(運動後或飽餐後...若身體有過度之氣而有淫慾之時,可以學樹木到外面站一站,上清下濁─頭腦心志保持清淨,慾念自然沈澱,不致落入念頭的輪迴之中),如果一直想又沒有寄情的對象,身心不平衡可能就會變成怪叔叔或怪阿姨...
一旦單身的人有所用心,有所成長,不拘執於情慾,至少都能隨處自在。
那如果單身又有喜歡的、寄情的對象,可將對方當成知己、志同道合者、互相勉勵者......總之,無論他是否接受你,尊重對方、體諒對方、成長自己,至少想到對方時會覺得有這個朋友還不錯,那相信即使小愛(愛情)不存,大愛亦能互相祝福,豈不美哉!
無論如何,愛情真的不是生命的唯一,一切但隨緣份。

活佛老師說:
「你們任何人不要去讚歎人家的婚姻(所以本篇不歌頌愛情,只探討原理和觀念),不要說結婚多好多好,去引導別人結婚;但是人家有一段緣,你也不要去反對。一切的婚姻要隨人家的因緣讓他自然去發展,懂嗎?這樣才不會違背倫常。因為他的立場跟你們不一樣,你只能疏導他,不可以讓他壓抑著,你只可以在旁慢慢去疏導,因為每個人的環境,生活背景都不一樣。」

佳言摘錄(單身與結婚各自參考):      
「淫有正淫、邪淫之分。所謂邪淫,就是夫妻之外的這些不正常關係。這邪淫非常不好,一切的社會問題都是來自於夫妻不遵守規矩...問題家庭來自夫妻之間沒有責任感,彼此自私自立利,不能容忍,不能守住自己的崗位,放縱自己。所以勸你們這些未婚的青年,選對象要選內在美最重要...漂亮的小姐你要追,別人也會追,這個帥哥你要,別人也要啊!那他管你有沒有結婚,他就是要......」
「可見這個淫慾是違背一切倫常、道德,違背一切正常的思想(不分男女、種族、有無生命...),是非常危險的...這個要從根本醫治,根本的醫治就是從淨心開始,怎樣來使你的慾望淡化一點...一定要從你內心去平息。」
「三世諸佛視淫念為世間最汙穢的事情,所以我們既然修菩薩道,應該要節制。但並不是說修行就要斷絕所有夫妻關係,不是這麼回事,而是說夫妻之間也要有一個禮制、一個節制。」
柏拉圖:「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。」
傅雷:「詩人常說愛情是盲目的,但不盲目的愛畢竟更健全更可靠。」
富蘭克林:「人不可滅絕愛情,也不可迷戀愛情。」
勞倫斯:「結婚不是從此只有兩個人面對面,結婚應該是兩個人共同面對這個世界。」
莎士比亞:「愛情是理想的一致,意見的融合,而不是物質的代名詞,金錢的奴僕。」
狄更斯:「許多人都有過痛心的經驗:愛過於強烈,就不會天長地久。」
巴爾札克:「敬意是愛情的基礎,有了敬意,愛情才切實可靠,而切實可靠的愛情又是我們生活所必需的。」
羅蘭:「我國古人把愛情叫做兒女私情。加上了一個『私』字,就對愛情二字下了一個註解。它是私人的,也是自私的,正因為他是私的,所以如果再影響到別人的情形之下,應該是能退讓一些,才能君子,才有風度,才見教養。」
「當戀愛順利時,所用的愛要能優美而崇高;當戀愛受挫時,要能很自然地給自己的感情找到出口。」
如何選擇愛情?
人是有感情的動物,但因為愛情的執著性(成也執著,敗也執著),造成了許多煩惱。
最近看了不少愛情故事,有些很好,神仙伴侶;有些很慘,冤家結仇。
其關鍵就在於對方的品德問題。
何謂品德?古人有將職業分為上九流、中九流、下九流,上九流是以理智做事,下九流以慾望做事。
如果一個人品德低下,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緒和慾望、不懂節制,那愛情路上,可能就會有劈腿、婚外情、暴力、霸凌、XX...等令人煩惱一堆的事情。
所以,「青年男女的戀愛,事先應要求嚴謹,事後應互相寬容。」(法國‧福樓拜)
選擇戀人或另一半時,愛情是有條件的,都會想除非他『帥(或美)、有能力、有喜歡的特質、有fu…..』,否則我們就不會和他戀愛。(應該沒有人會隨便找個人來當愛人)
但即使他能滿足你的需求,若他不懂得節制思想和行為(沒有好品德),就不適合作為談戀愛的對象。(以上「他」泛指男生與女生)
旁觀者眼中看來,有良好美德為基礎的愛情,比較堅實,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

星雲法師主張:
「用理智來淨化感情,用慈悲來運作感情,
 用禮法來規範感情,用道德來引導感情。」
所以,如果可以,親友團們小小的希望是:未來各位前賢所選擇的對象都有良好品德,兩個好人在一起,親友團和你自己就不會煩惱一堆......

佳言摘錄:
羅蘭:「詩人徐志摩認為戀愛是可遇不可求的,他說:『得之,我幸;不得,我命,如此而已。』這話說得何等灑脫,但唯有真豁達的人才可說到做到。」
富蘭克林:「假如你是為人所愛,那麼愛別人,並使自己可愛。」
瓊瑤:「人與人的距離,只有了解才能縮短,僅僅憑愛是不夠的,沒有了解的愛,像是建築在浮沙的大廈。」
聖嚴法師:「有人認為應該『勸合不勸離』,但這不一定,要看危險程度。如果『合』有危險,就要分;如果『分』也有危險,就暫時不要分。保護自己的安全,永遠是第一要考慮的事。通常單純的戀愛,本身沒有風險,是觀念不正確或是盲目的戀愛本身才有風險。」
(暫時不要分的方法)「首先,要先忍耐一段時間,暫時還是在一起,也不要馬上交男、女朋友,最好兩個人都維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也如常參與社交圈,讓時間把感情淡化。當對方自己覺得愛情不夠味了,自然會想走開。」
最後,僅以三段佳言作為結語:
朵朵小語 甜美的放鬆 水與岸:
「如果沒有河岸堅實的擁抱,河水就會氾濫成災;如果沒有河水輕快的流動,河岸也將為虛空的存在。
水與岸,就像你的熱情與冷靜─熱情需要冷靜的節制才不致於失控,冷靜需要熱情的溫度才能傳達愛。
悅人的愛情總是在熱情與冷靜之間來去,愛著他的你。對他愈是熱情,就愈是要有隨時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冷靜。
如此,這份愛才能流動,親愛的,你才能自在。」
歌德:
「婚姻是一切文明的開端,也是一切文明的頂峰。它使原始的粗野變得溫良醇厚。最有教養的人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來表現他們的溫良醇厚。婚姻必需是牢不可破的。它帶來如此多的幸福,任何個別的不幸相形之下都顯得微不足道了。再說,究竟什麼算不幸呢?不外乎人們不時碰到的煩躁而已。此外,人們也喜歡自認為不幸。只消讓這煩人的一刻過去,人們就會自我慶幸:存在了如此長久的關係仍能保持下去。人的痛苦和歡樂使得人達到如此高的境界,以致無法估計一對夫婦彼此有多少恩情可報。這是一個只有通過永恆才能算清的債務。」
羅蘭:
「戀愛所需的條件少,婚姻所需的條件多。戀愛可以用幻想去塗染,婚姻卻必須通過現實的考驗。戀愛可以短暫美麗如燈光一閃,婚姻卻必須切實平淡如細水長流。戀愛的責任少,婚姻的責任多。他們雖然可以是一條路的延續,但他們也經常是各有全不相干的起點和終點。一定要把戀愛和婚姻混為一談,有時難免令你失望或痛苦。我們該懂得怎樣為了保存一點真美而結束戀愛,並且懂得怎樣為了完成至善而培護婚姻。」